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5:10 点击次数:102
图片
01
老去逢春如病酒,唯有,茶瓯香篆小帘栊。
——宋·辛弃疾《定风波·暮春漫兴》
年纪大了,碰上春天竟像喝多了酒般无力消受。罢了,不如守着这小窗,看茶盏热气氤氲,香篆袅袅升腾,帘栊隔开外面的喧闹。窗内这一丝丝缕缕的宁静啊,原来才是老来春日的真滋味。
02
日暮春山绿,我心清且微。
——储光羲《寻徐山人遇马舍人》
夕阳把春山染得更绿了。看着这绿意,心里也像被泉水洗过,一片澄澈安宁,连思绪都变得清细透明了。
图片
03
东窗且复焚香坐,闲看微云自卷舒。
——宋·陆游《东窗》
就在东窗下,再点一炉香,安坐。什么也不做,只悠闲地望着天边几缕淡淡的云,自己卷拢,又自己舒展。心也像那浮云,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。
04
风淅淅,雨纤纤。难怪春愁细细添。
——清·纳兰性德《赤枣子·风淅淅》
风是淅淅沥沥的,雨是丝丝缕缕的。这样的天气,怪不得心底那点春天的愁绪,也像细雨一样,无声无息地,又添了几分。
图片
05
试上超然台上望,半壕春水一城花。烟雨暗千家。
——宋·苏轼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
闲来无事,登上超然台远眺,半壕春水碧波荡漾,满城花开如锦如霞。迷蒙的烟雨笼罩下来,千家万户的屋宇都浸在了一片灰暗迷离之中。春的明媚,人间烟火,此情此景,真是惬意万分。
06
松月照窗诗入圣,竹风吹榻梦游仙。
——元·许有壬《神山即事》
松间明月的光辉透进窗棂,照得人诗兴盎然,仿佛要写出超凡入圣的句子。竹林的清风吹拂卧榻,把人送入的梦境也飘飘欲仙。有松月竹风相伴,俗世也可以成为仙境。
图片
07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——唐·张志和《渔歌子·西塞山前白鹭飞》
戴着青青的斗笠,披着绿绿的蓑衣。斜风夹杂着细雨吹来,沾衣欲湿,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,如此自在,何必急着归去?风雨里自成逍遥,快乐加倍。
08
坐想微风过荷叶,梦成疏雨滴梧桐。
——宋·苏泂《热》
静坐着,想象微风拂过荷塘,荷叶轻摇的清凉。想着想着,竟在梦里化作了稀疏的雨点,滴答滴答,敲打着梧桐叶。有道是心静自然凉,连梦境都带着消暑的惬意。
图片
09
一枕清风梦绿萝,人间随处是南柯。
——宋·范成大《题城山晚对轩壁》
枕着清风入睡,梦里是葱茏的绿萝缠绕。醒来恍然:人间种种,无论身处何地,经历何事,不都像一场南柯大梦吗?清风绿萝梦,点醒人间客。
10
吹到一片秋香,清辉了如雪。
——清·纳兰性德《琵琶仙·中秋》
秋风送来一阵清冽的香气,是桂花?是菊花?抬头望去,中秋的月光清冷皎洁,洒落人间,竟如白雪般明亮纯净。
图片
11
谢却海棠飞尽絮,困人天气日初长。
——宋·朱淑真《初夏》
海棠花谢了,柳絮也飘尽了。初夏的天气暖洋洋地带着倦意,白昼,也一天天明显地拉长了。春事已了,只余下悠长慵懒的夏日时光。
12
酒醒寒惊梦,笛凄春断肠,淡月昏黄。
——元·乔吉《水仙子·寻梅》
寻梅的酒意被寒冷惊醒,美梦消散。不知从哪里传来凄清的笛声,在这本该明媚的春天里,却听得人愁肠寸断。一弯昏黄的淡月挂在天边,更添寂寥与凄美。
图片
13
夜后邀陪明月,晨前独对朝霞。
——唐·元稹《一七令·茶》
夜深人静时,泡一杯好茶,像邀请老友般,请窗外的明月来相伴对饮。清晨破晓前,再独坐窗前,对着天边初升的朝霞静静品茗。
14
寻芳不觉醉流霞,倚树沉眠日已斜。
——唐·李商隐《花下醉》
追寻着花的芬芳,不知不觉沉醉在晚霞的绚烂里。倚着花树沉沉睡去,醒来才发现,夕阳已经西斜。为花沉醉,连时光流逝都浑然不觉。
图片
15
闲中课,吟风相和,翠竹青松我。
——清·全德《点绛唇·题浔阳爱山楼》
闲居的功课是什么?是吟诵诗篇,与清风相唱和。而最好的伙伴,就是窗前那几竿翠竹、几株青松。有风吟竹,有松为友,便是最自在的修行。
16
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。
——唐·孟浩然《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》
一个人置身于松林之间,眼看升起明月,顿觉夜色生凉意。山风吹拂,泉水淙淙,满耳都是清越的声响。视觉的凉与听觉的清,交织成山居秋夜最动人的意境。
图片
17
行到东溪看水时,坐临孤屿发船迟。
——宋·梅尧臣《东溪》
信步走到东溪边看流水。索性在溪中孤零零的小石岛上坐下,任那小船在岸边迟迟不发。看水,成了此刻唯一重要的事,船什么时候走,已不重要。
18
琴书倦,鹧鸪唤起南窗睡。
——宋·谢逸《千秋岁·咏夏景》
抚琴读书久了,有些倦怠。窗外鹧鸪鸟“行不得也哥哥”的啼叫,一声声,正好唤醒了在南窗下打盹的人。鸟鸣破睡,慵懒的夏日午后平添生趣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